常见的对于色彩的形容词,如明暗、浓度、深浅,或者在单一颜色前加上形容词,比如粉红色、灰绿色、孔雀蓝、祖母绿等;
其中,粉红色的“粉”描述的可能是色彩的明度,灰绿色的“灰”则用来说明颜色与颜色调和的饱和度降低,而孔雀蓝、祖母绿等的说法,则是描述单一色彩的色相表现,利用此类建立在共同认知上的形容词来描述色彩,十分容易产生误解。
因此,在开始学习配色之前,我们应该对色彩学的基本用语有所了解。
▷▷ 1 何谓色彩三要素 ◁◁
通常讲到色彩,会将其分为三个基本要素,分别为明度、饱和度与色相,称为“色彩三要素”
1-1 何谓明度(Value)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也就是色彩反射光量的多少。明度越高表示颜色很亮,纯白就是明度最高的颜色;相反,明度越低表示颜色很暗,纯黑是明度最低的颜色。在“曼赛尔体系Munsell System”中,明度共分为11个阶级,纯黑为0,纯白为10。
1-2 何谓饱和度(hroma)
饱和度指的是色彩的鲜艳度,也就是色彩含纯色的多少。
纯色是各色相中饱和度最高的颜色,黑、灰、白这类无彩色,则是纯度最低的颜色。
1-3 何谓色相(Hue)
色相是指颜色在人眼中呈现的特质,是用来认定颜色的最主要依据。
为了让人更容易理解并使用颜色,色彩学专家归纳颜色秩序发明了“色相环”,先以红、黄、蓝三原色为基准,构成正三角形,它们之间通过混色分别得出橙、绿、紫三间色,三原色与三间色再混色,又产生出6个复色,便形成一个有12种颜色的基本色相环。
有了色相环,不仅能够方便定义暖色、冷色或中间色,更可以通过角度差异的“色相差”,把介于20°以内的颜色称为相近色,把介于90°~180°的颜色称为对比色,进行符合需要的搭配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