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惊叹葛晓彪对于空间美感的把握和他的时尚触觉,但也恰恰是这种印象,让很多人只把注意力放在了他设计的视觉表现上,而忽视了他对于空间功能和居住舒适度上的把控,他就好比是一个演技出色的漂亮演员,却因为长得太漂亮了,反而让人忽视了他的演技。如果再加上这个演员还不是科班出身,那么这种思维惯性就更难以扭转了。
事实上,葛晓彪是一个非常善于观察生活的人,他十分注重空间的功能性和体验感,甚至能把家做得很漂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审美本能和个人修养,其实他在设计中更多的是去追求一种空间的舒适度,这种舒适度,是包含了人的视觉需求、触觉需求和功能需求的,往大里说,其实包含了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两个层面。
或许恰恰因为非科班出身,他有更大的勇气去做一些尝试,去体会和分析国内外设计中的一些功能做法,从问题中尝试,从尝试中发现。比如“中式厨房的油烟问题真的不能解决吗”、“木地板为什么不能进卫生间”、“如何解决大型机电的放置和美观问题”等等,他所呈现的,其实是空间功能与美的统一,而非仅仅是某个方面。
在这套住宅中,葛晓彪先生最满意的地方是通过对空间格局的调整和储物空间的规划,让这个180平方的公寓,达到了有些200平方的房子也达不到的居住舒适度。而这种在空间使用价值上的提升,甚至可以成为设计价值和商业价值的直观表现。
空间的改变其实是从提高空间的置物能力开始的,他认为对于非豪宅而言,置物空间的设计对于其它空间的影响是比较大的,比如你在卧室中做一个步入式衣帽间,那么要不就减少卧室的数量,要不就要影响卧室功能区的面积,真正活动和休息的区域必然会减小。或者你单独设计1个储物室的话,也必然会影响整体的格局,但是往往家里对置物空间的需求又是相当大的,所以这个问题十分关键。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葛晓彪通过自己的实际测量和使用,发现传统对于橱柜深度的设计标准其实太过绝对,橱柜的深度其实只要到40厘米基本就能满足放置衣物的需求,也就是说有20厘米(1/3的面积)常常是浪费的。因此假如你打的是40厘米深的橱柜,其实只要比常规的橱柜增加20厘米的距离,就能够多做1套橱柜,让置物空间的使用率提升1倍。而如果直接将这2个橱柜用来当作房间的隔墙,取消常用的砖墙,那么你等于在没有多用一点空间的情况下增加了1倍的置物空间。在这个空间中,他足足做了3处这样的设计。
置物功能的改善,让业主获得了更高的空间使用率,而格局的调整,则给了业主更为舒适的空间的体验。他像一个魔法师,仅仅是通过2面墙的移动和1面墙的构造,就改变了整个空间的格局。进门的玄关位置构建的这面墙,让一眼望穿的客餐厅之间,有了趣味的遮挡,餐厅面的大口,客厅面的壁炉,让一个原本可能单调的只剩下所谓大气的空间,顿时有了生活的情趣和温馨的氛围。而将壁炉放置在这个位置,更解决了传统西式格调会客厅中无法合理放置电视的烦恼。
而次卧东西2面墙都做了位置的移动,放大了卧室的面积,让原本狭小的卧室空间得到了释放,提升了居住的舒适感。西边卫生间墙的调整是为了适应原设备阳台改成洗衣房后的面积变化,满足双边的功能需求;而东边将原书房面积缩小,并互换它与原户型中卫生间的位置,不但没有造成面积变化带来的功能问题,反而使得整个空间的动线、光线和环境关系变得更为协调:
第一、卫生间不再靠近卧室门,避免气味和湿度影响;
第二、书房离开了环境嘈杂区域(原先书房的位置刚好靠公路边);
第三、书房和卧室之间可以用橱柜来代替墙体,增强空间使用率;第四、书房位置正面通道,公共部分光线不再因为卫生间需要常关而显得不足。同时,卫生间、书房和主卧既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连成整体,一扇双开门仿佛魔法师的手,让这座空间充满了变化的可能性。
另外一个让设计师比较满意的地方是这个公寓的健康环保性能和节能生态性能。设计师在这里几乎没有使用任何人造板,尽量减少甲醛等有害人体的物质排放,同时将近95%的光源采用LED灯,而且通过房间的区隔,比如客厅的隔墙,减少空调等大功率电器的使用量,实现能耗的降低,减少对环境资源的消耗。
分享推荐:I'm Home2015年3月刊
谢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