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住宅,户外景观优越。在空间格局相对固定的前提下,保留旧结构的存在,同时形成新的功能聚合,无论是开放联结的客餐厅,亦或是独立完备的睡眠空间,始终以平静且克制的基调蔓延开,并且呈现出立体化的视觉思维。
基于生活习性,对空间墙体进行细微调整 ,对各空间进行动静划分和布局整合。动线和功能区域敏感地捕捉场地特点,从中西厨远望客厅品茶区,全景式落地窗维持采光平衡与广角视野,江面的开阔一览无余,让户外风光自然地成为了室内场所的一部分。
自然之境
空间中流淌的是纵横有序的动线,客厅餐厅是横向串联着的,从两者之间穿过,再无声息地流向卧室聚集的空间深处,在家时生活伴着不绝江水的悠远旋律,步履轻松、随意,没有一丝紧迫的意思。
近10米长的柜体从走道一侧出发,转角后迎向窗外的方向,L的形态在客厅中充分显露出质感和气场的一面,开放抑或封闭,从开端至末尾,系统性的收纳呈现了尺度的极致视角,以及不同材质穿插其中的视觉张力。
比例分割和使用面的虚实疏密,都被深色拉近对比,只在空间中留下这一份深刻的烙印。
可以感受光线、物质、颜色和空间一起特意为居住者带去的感官体验,比起极简和极繁,我们更加需要的是适合当下空间,一种自然的充实和饱满。
充满变化的人生,并不容易体会到恒久的感觉,南向阳台的超大玻璃与户外的长江景色总是特别吸引视线 ,自然的尺度横戈在前,城市被推远,光线的映托下我们所在的空间变大变亮,哪怕只是一时片刻,自古不息的川流带来了恒久的感受。
通过关怀性的设计在客厅建立新的系统和结构,从功能拓展出发,水吧作为客厅和阳台之间的功能过渡,也同时服务于两者,墙面从木色错拼格栅开始,竖向的韵律感渐隐至米白色石材之后,减少形式降低变化,将空间提纯与漫漫江景相接。
当建筑没有遮拦时,空间充分获得“滤镜”一般的馈赠,借最旷达的景和最微妙的光,内部变幻无常却是十分真实的,光线和颜色记录时间,居住者因此对造就环境的自然变得敏锐。天气变化四季循环,饮茶区布置在景深最深处,在水天一色里,背靠着空间最重要的风景。
融合之境
直来直往的公共空间也具有饱满的层次,吊灯的结构秩序提升空间关系,餐桌和岛台相融合,中西厨交错,功能间距近,动线丰富。材质成为功能交错下的调剂,顶面的艺术漆,墙面的夹丝玻璃、格栅、石材都有不同的光感,微妙的传递变化创造出空间表现力,餐厅直达融合之境。
进入主卧套房,并不正对着任何一个功能区,利用走道长度将私密性空间同入口保持着距离,形成勾连内外的仪式感通道,顶面材质引导行走方向,到达可以满足高效学习还有独处需求的书房和睡眠区。
独立套间内部,用夹丝玻璃移门将睡眠区和起居空间划分开,功能成为独立的章节,但我们用相同的材质做串联空间的线索,探寻其间的联系。蓝色和金属层板是一种共性,富有表现力的形态一起阐释共有的主题。
书房身处不规则的多边形空间中,窗景嵌入多边的建筑边界,广角的景色被解构成片段。光影灵动打破空间规则,金属材质增加陈列的高级感,大面积的色块拥有柔和的高显色度,正是我们所感受到的,深思熟虑的设计选择。
每一个房间都享受着均衡的功能配备,各自享有衣帽区和卫生间,视觉设计上极力避免细碎的装饰,材质利落的打底,空间十分简净。
老人房中,附属功能围绕动线再包围着睡眠区,总体的布局充分实现基础功能,引导从一个功能到达另外一个功能,即使只是卧室空间也是足以畅游的。书桌功能为了适应空间形态与电视背景及收纳集合在一处,墙面成为可以充分发挥功能弹性的着陆点,功能完备不多余,是高效也是舒适的。
项目名称 / 清旷
项目地址 / 江苏 南京
主创团队 / 云行空间建筑设计
项目周期 / 2020.11-2022.08
建筑面积 / 402㎡
项目类型 / 全案设计+施工
空间摄影 / 黄秉文
主要材料 / 艺术涂料、木饰面、石材、瓷砖、夹丝玻璃、硬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