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城市,书和书店都缺少了原来的那份必要,信息与知识眼看就要被AI无情地通货膨胀。在书店里找书看书,更像是为了找一个松弛的精神角落,观照自己,寻一个自生长的随机社区,发现自己。
几米之内,方圆之外,找到自己——《几米方圆》
做书屋,不止是书店
观山的原点,是书店,但设计师设计的落点,不止于此。
在横平竖直的空间之外,设计师更期许于能够打开人们对于生活的想象——找到属于自己的那座山,也写好属于自己的那本书。翻越高山,翻阅观山。以书为原点,山为意象,打造了一处城市人文新高点。
念中之山:乾隆的香雪海
回到观山书屋的设计,山,如同文人雅士的心灵遐想,是不可或缺的灵感源泉。哦,乾隆,你也在这绵长的艺术历史长廊中绕不过这座山,将无锡的惠山园林引入故宫书房,勾勒出那香雪海的神奇画卷。
设计师借助山的韵味和形象,以符号的魔法在工人文化宫门前描绘了香雪海,创造了“观山”的奇妙景象——一推开门,犹如迎风而立的那座「山」
建筑结构仿若山脉起伏,厚重中散发着底蕴,宛如马蹄奔腾。室内的松竹贴落与宣石假山交相辉映,与室外的园林共同谱写着真实与虚幻的交响曲,引领探寻的目光一往无前;迈过门槛,仿佛一座「书山」涌动而至,墨香微飘,默然升腾
心中之山:学海无涯,唯有攀登
站在书架前,短暂失神,眼前的「山」与「海」叫人震撼。木质结构层叠如学海翻涌的浪涛,书架排列如学海中的山峰。紧握山头,向上攀,攀得再高
向上走,循着光
踩过学海浪尖,在书页缝隙拾级而上。跃动的光与绿意呼应,点缀空间。再向上,仰头——豁然开朗
三角形穹顶打破框架,精神的「山顶」显现。不同书本剪影雕刻光的形状,散落在光影中,为空间赋予指引。天光与棱角构成相互依存,光影象征时间流动,人与空间关系立体起来。在观山,结构与体验相融,光成为攀登的指引,让山「活」起来。
寻椅坐下,翻页等光,观山,观自我。循光向上,直至翻越高山,山顶,会有怎样的风景?山影重重,树影婆娑,穿梭其中,观得宁静
精神之山:对话、碰撞与分享
三角穹顶向上是动力,螺旋楼梯象征更感性柔软的部分,是平静。向上攀登,触摸精神空间,体悟更宁静心境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一本书
观山书屋建成后,设计团队常常去坐坐,别人在观山,他们却在观「观山的人」。
看到头发花白的老人带着孙辈教她轻声念字,小孩爱听绘本故事,央求爷爷讲下一页;年轻人对着电脑,一坐一下午,朋友来接,两杯咖啡相对一笑,一起走了。
每每这时,设计师团队总会感到满足,为他们这一刻的松弛和舒适,为他们在观山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时光。
人生海海,每个人,其实都在写自己的那一本书,有人写得风驰电掣;有的字斟句酌、难免慢些;有的笔锋老辣,有的柔情婉约,但无论如何,各自在书写。
而观山书屋要做的,是为他们递上纸、磨好墨,并准备好,成为每本书的忠实读者
—人类为什么要攀登高峰?—因为它就在那里——登山家,乔治马洛里
人类的个体是渺小的,但阅读让人类伟大。循着光跳动的轨迹,向上攀登,去体悟一段自然、人文与精神一体的体验旅程;为无锡70年历史的公共精神空间,书写一份代际传承。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李白《山中问答》
观自身,观万物,于宁静中体悟,一字一句,最终落成属于自己的那本书。合上,书外是世事万千,繁华迷人眼;翻开,书内是虚室生白,自在如观山。
项目名称|观山书屋
项目地址|中国 江苏 无锡
项目面积|1000m²
设计公司|花生联盟
设计总监|陆亚昕
主案设计|祁正龙
辅助设计|杨敏宇、蒋心怡、吴怡
设计时间|2022.10
竣工时间|2023.10
施工单位|无锡精造建筑装饰
项目摄影|徐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