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着设计事务所、餐厅、民宿,还是酒吧和家具买手店的老板,但谢柯身上最吸引人的,仍旧是言谈间对生活浓浓的情感。
热爱生活,又与山打过许多次交道,让谢柯的设计风格越发趋近自然,也受到了越来越多智识精英的认同与喜爱。于是,谢柯与檀谷的相遇,也成了顺利成章的事。
谢柯为全新面世的「檀谷东山」两款主力产品一125mi户型和145mi户型设计了样板间,为檀谷所倡导的山居市镇生活,打开了更多的可能性与想象。
谢柯的设计充满了对生活日常的关注,和对自然的向往。他关注空间带给人的感受,将人与自然看作设计最大的“在地性”,而这些理念,正是檀谷东山想传递的生活观。
在市镇,
度过另一种北京时光
檀谷,是一个由京投发展倾力营造,以“城市山居、学园市镇”为愿景的未来型生活方式小镇。
坐落于京西潭柘寺镇,檀谷将通过品质生活、运动生活、智性生活和创造生活的展开,鼓励人们回归自然和亲密关系,支持人们的全面发展和终身成长,成为北京新文化生活的引领者、高质量发展的提速引擎。
TANKO檀谷 /
您能用几个词总结一下您所理解的檀谷的居住环境吗?
谢柯 /
首先是“穿越”。在北京的范围来说,檀谷是一个相对可以让人跳脱出城市的一种状态,这里很慢、很放松,我感觉不到北京的存在。而这么一个自成一界的地方,距离北京又是那么地近。这种秘境感,加上交通时间上的“近”,让我有一种穿越感。
其次是“自由”。所以我觉得檀谷的价值还不完全是山居,还在于它能让你快速在城市和山居之间切换。突然之间,就进入了另一种状态,真的挺穿越的。这种自由切换、动静自如的状态,让我们对生活有更强的掌握,更大的自由度。
平静而合理,
不为被观看,更为被感受。
谢柯 /
其实我觉得样板房更多代表的是可能性和想象力,而不是这个房子唯一的处理方式。以前传统的样板房只要好看就行,大家聊的都是我有几个房间,我有什么硬参数。但光有这些是不够的。
檀谷和阿那亚一样,它回到了最本质的东西,就是房子跟人的关系。在居住条件被满足了以后,我的家能不能满足我的理想生活状态?我的社区能不能有一个良好的氛围,让人看到美好生活的可能性?在我看来,让人真正决定在这里买房子的,关键还是看到了这里的可能性。
谢柯 /
在设计方案的时候,我们就想,每个房子是不是都可以有一定的人物设想,同时这样的设想和我们的目标客群有共通之处。于是,125㎡户型,我们为它想的人设是“艺术家”。145㎡户型,我们把它叫做“生活家”。通过这么做,我想让样板间呈现出更加有血有肉的一种状态。
对应125户型的艺术家,家既是他生活的地方,也可能是他的工作室,是他艺术品味的集中体现,是社交的地方。艺术家有很强的表达欲,向往自由,社交更多时候是一个小圈子的人聚聚,进行深度的谈话。所以我们尽可能地把空间做大,模糊了功能分区的界限,同时整体材质也以浅色调为主,给出足够的留白,方便艺术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再创造,把自己的表达投射到这个价里。
生活家,我觉得ta的生活态度是积极向上的,能跟人快速地建立比较可靠的联系,也许ta会经常邀请人到家里做客,在这个小区有很多朋友,也时常带着孩子串门。所以我们将公共空间设计得更加开放,呈现敞开、流动的姿态。在“生活 家”里,厨房是最有烟火气的场所,同时整体的材质和色调也会更偏向木质,温润、稳重。
当然,我这里说的艺术家、生活家,它不是一种职业,更像是一种兴趣、爱好、生活方式、生命状态。
我想要通过样板间,传递出一种真正的放松、度假的感觉,尽量地不让人觉得和城市的公寓住宅有那么强的联系。
其次,我觉得好的设计应该是留有余地的,没有侵略性的,可以随着居住者的人生进程,而发生相应的生长变化。所以我们留了一个地方,叫“多功能区”,并且尽量不要太写实地去表现它,就是为了给这个家的成长留出余地。
最终,我想要整个样板间呈现出一种自然、合理、平静的状态。